Hi,欢迎来到黄页88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聚宝荟艺术品鉴定中心 > 供应产品 > 鉴定魏晋南北朝瓷器

鉴定魏晋南北朝瓷器

更新时间:2024-03-30 05:44:33 [举报]

宋应星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中国部有关陶瓷器的专著。清代朱琰著。朱琰,字桐川,别号笠亭,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作者为清乾隆年间进士,生卒年及成书年不详。《陶说》初刻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称鲍廷博本。此后有多种刻本。《陶说》共6卷,分说今、说古、说明、说器4篇。卷一《说今》篇,有饶州窑和陶冶图说2节;卷二《说古》篇,有原始和古窑考2节;卷三《说明》篇,有饶州窑和造法2节;卷四《说器上》篇,有唐虞器、周器、汉器、魏器、晋器、南北朝器和隋器7节;卷五《说器中》篇,有唐器、宋器和元器3节;卷六《说器下》篇,有明器1节。书中按陶瓷器出现的顺序作历史性介绍,叙述了明、清两代饶州窑和其他代表性官窑的瓷器及制造技术。

《阳羡名陶录》是一部古代陶器专著,全书共两卷。阳羡是宜兴旧称,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宜兴陶器,成于清乾隆年间。吴骞生于1733年,卒于1813年,字槎客,号揆礼,也作葵里,别号愚谷,又号兔床山人。他是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在浙江海宁。吴骞会做诗,也擅长绘画,他的绘画风格跟倪瓒相似,年少的时候喜欢收藏印章,他本人偶尔自己动手刻印。他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搜罗金石和宋元元刊本。他的著作除了《阳羡名陶录》外,还有《拜经楼集》。

《拜经楼集》。
该书上卷分原始、选材、本艺、家溯四个部分,介绍制陶的基本工艺和制作家。
下卷分丛谈、文翰两部分。丛谈是有关制陶、用陶、品茗的杂记;文翰则列举有关宜兴陶器的著述、诗文,例如周容的《宜兴瓷壶记》、沈子澈的《茗壶铭》、朱彝尊的《陶砚铭》、汪森的《茶壶铭》、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和熊飞的《坐怀苏亭焚北铸炉以陈壶徐壶烹洞山岕片歌》等二几种。
《阳羡名陶录》是作者“雅慕诸人名,欲访求数器,破数十年之功”(吴骞序)所得,是研究我国及宜兴
发展历史的宝贵史料,在我国工艺技术史上占有要地位。
清末民初,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原来蒙于清宫的大批瓷器呈现于世。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许多瓷器流失海外。在这种情况下,一批知识分子出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而开始了对瓷的研究。下面的几部陶瓷鉴赏著作即产生于这一时期。

标签:景德镇瓷器鉴定磁州窑绿釉瓷器鉴定
北京聚宝荟艺术品鉴定中心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