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黄页88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聚宝荟艺术品鉴定中心 > 供应产品 > 乾隆年瓷器鉴定

乾隆年瓷器鉴定

更新时间:2024-06-24 03:55:32 [举报]

仿品造型、纹饰极其不自然
历代有很多作伪者,都是研究、生产制作陶瓷的,且一些人数研究掌握了真品的许多特诊,这些人为了要仿得更加逼真,更加相似,为了避免行家的识破,所以在伪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出来,就是想以假乱真,但是这类高手目前不多,很多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某些特征,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种现象,这也是为鉴定者留下了鉴定的依据。

断时代的要领是把握陶瓷的造型、纹饰及釉色特征,根据造型、纹饰及釉色特征可断定陶瓷的大概时代,如龙纹,隋唐时期多以雕塑的形式出现,用来装饰壶柄,宋代的龙纹则多以刻花和印花出现,其形象十分规整,与同期的绘画和织锈等工艺品的龙纹如出一辙,元代的龙纹矫健,明请的龙纹富于变化。再如郎窑红釉,一望釉色便可断定其上限为康熙时期产品,而钴蓝釉瓷器,其上限肯定不会早于元代早期。造型也是如此,如凤尾尊,其上限不会早于清初。再如棒槌瓶,其上限也不会早于清初。还有梅瓶,宋代开始流行,宋、元、明、清历代都生产,但每个时期的造型曲线变化都不一样,把握住每个时代标准器物造型的曲线变化,自能断定其时代。

《中国陶瓷全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图录共15卷,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所收藏品皆为博物馆的藏品,每卷收录陶瓷文物200余件,均有图版说明,卷前有每卷主编前言。该书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完备的一套古代陶瓷图录,与《中国陶瓷史》相佐,可对中国陶瓷史有形象的理解。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版。此书是耿宝昌先生1981年5月在南京陶瓷鉴定学习班上的讲稿,几经修订补充后正式出版。耿宝昌先生毕生从事古陶瓷研究工作,积累数十年经验,辨别真伪,颇有到之处。该书对景德镇窑明清瓷器造型分析十分详尽,颇有参考价值。

识别窑口即判定陶瓷的产地,其要领是把握陶瓷的工艺特征,胎、釉及修坯和烧成等,不同的产地均有各自的特征。如耀州窑系产品,同是青釉刻、印花产品,但陕西耀州窑底足露胎处均有褐色铁斑,河南地区产品则均为灰白胎;广西容县、滕县窑产品青釉则为铜绿。再如钧窑系产品,山西浑源窑的红斑在碗内多为对称的十字形,其他窑口的红斑则不规则,而浙江铁店窑则胎薄坚硬,与其他窑口的疏松的灰白胎有明显区别。还有明、清时的宜钧和广钧十分容易混淆,釉色不好区分,但宜兴窑做工精细,胎质细腻。

陶瓷作伪起源于清代末年,到民国时期盛;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又掀起一股新的浪潮,大有超过民国之势。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在大地上进行疯狂的掠夺。文物珍宝当然不能逃脱此厄运。但传世品和出土文物毕竟有限,于是乎,制作假古董的行业便应运而生。从清末到民国期间,假古董作了多少,至今没有人能统计出详细数字。但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发明了热释光断代法,用这种科学方法测定,国外某个收藏中国唐三彩甚多的有名的大博物馆,其唐三彩几乎全是伪品。由此可窥,作伪数量之一斑。

标签:乾隆年瓷器鉴定成都瓷器鉴定
北京聚宝荟艺术品鉴定中心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