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黄页88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聚宝荟艺术品鉴定中心 > 供应产品 > 蔡国声瓷器鉴定

蔡国声瓷器鉴定

更新时间:2024-06-11 04:01:49 [举报]

仿品胎体过重或过轻
仿品因为时代用料的不同,与真品所用的胎料更加是不同,所以,在这一方面,跟真品是不可能相同的,现代的造假古瓷作伪者,都是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分析真品的胎、釉的成分、配方,以及模拟古瓷的烧成窑炉气氛,乃至仿造古代窑炉等,所仿的古瓷器在胎、釉的手感,外观上几乎可以乱真,不易辨别真伪,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重量这一方面去突破,还有一点就是,清中期以前的瓷器,由于瓷土的原因,非常掂手,也就是重量比较大,而清中期以后包括现代的新瓷,胎质都是比较疏松,有的胎虽然厚,但是拿在手里缺失轻飘飘的。

《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版。该书由全国文博考古、陶瓷科学、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学者进行了多次讨论,合作编写而成。内容充实,材料丰富。尽管该书仍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修订,但该书确实是一部代表当代研究古代陶瓷高学术水平的之作,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史的之书。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版。此书是耿宝昌先生1981年5月在南京陶瓷鉴定学习班上的讲稿,几经修订补充后正式出版。耿宝昌先生毕生从事古陶瓷研究工作,积累数十年经验,辨别真伪,颇有到之处。该书对景德镇窑明清瓷器造型分析十分详尽,颇有参考价值。

仿古:仿古代陶瓷生产,早出现于元代。如元代仿宋代钧窑,南北方瓷区都有生产。再如元代霍县窑仿宋代定窑,亦属仿古。但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元代的仿古也可看作是对前朝陶瓷生产的继承和发展。而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的仿古陶瓷生产,才是真正的仿古,它主要是仿历史上的诸大名窑产品。如永乐时仿哥窑;成化时仿汝窑;清雍正、乾隆时仿官窑、钧窑产品等等。这些仿品都仿得很成功,但大多署本朝款识,也有不署款的。此外,尚有明代仿明代、清代仿明代、清代仿清代的产品。如成化有仿宣德产品的;嘉靖、万历有仿成化产品的;天启、崇祯有仿宣德、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产品的;康熙、雍正、乾隆有仿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产品的;清晚期又有仿康、雍、乾产品的等等。这些仿品大多署所仿朝代款识,也有少数署本朝款识的。

陶瓷作伪起源于清代末年,到民国时期盛;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又掀起一股新的浪潮,大有超过民国之势。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在大地上进行疯狂的掠夺。文物珍宝当然不能逃脱此厄运。但传世品和出土文物毕竟有限,于是乎,制作假古董的行业便应运而生。从清末到民国期间,假古董作了多少,至今没有人能统计出详细数字。但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发明了热释光断代法,用这种科学方法测定,国外某个收藏中国唐三彩甚多的有名的大博物馆,其唐三彩几乎全是伪品。由此可窥,作伪数量之一斑。

烟熏。这种方法一般是将新仿的陶瓷悬挂于厨房灶的上方,任凭其烟熏火燎,待一定时间后,也会得到满意的效果。鉴定这类陶瓷的要领是仔细辨认其油腻痕迹,真者无油痕,伪者多发黄,且有油质感。
  五是复烧。将新仿的陶瓷裹上泥土,放入窑中复烧。外裹的这层泥土中混有一种黄土中的结核石,这种结核石粉碎后掺入土中,再配上微量的酸和水,放入窑中烧至700-800摄氏度即可。这种方法是当代新发明的,使用不到10年,效果较为理想,既可退去浮光,又可咬上土锈,迷惑了不少人。但仔细观察,其土锈仍是呆板,过于做作。
  旧胎新彩:这种作伪方法也称后挂彩,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在旧物的白釉上加彩装饰,使之成为五彩、粉彩、斗彩等名贵品种。这种方法多选择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白釉瓷器加工。二是将旧物的釉磨掉后加刻暗花,施釉二次烧成后再加釉彩绘装饰。如传世品中有将嘉靖白釉瓶磨釉后再刻暗花,施釉烧成后再加五彩的。还有将康熙瓷器磨釉后施釉二次烧成后再加绘墨地三彩的。此外,尚有将旧物直接施上颜色釉的。如传世品中,有将成化青花盘挂上红釉的;有将万历青花盘挂上绿釉的;更多的则是在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康熙、雍正、乾隆等朝的白釉器上挂黄釉或其他颜色釉的。

标签:蔡国声瓷器鉴定成都瓷器鉴定
北京聚宝荟艺术品鉴定中心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