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装饰回收>古玩古董回收>皇帝专属瓷器传承人解读御窑文化 免费发布古玩古董回收信息
广告
热门浏览

皇帝专属瓷器传承人解读御窑文化

更新时间:2021-03-27 16:38:44 信息编号:256571759
皇帝专属瓷器传承人解读御窑文化
  • 面议

  • ,专属瓷器,传承,御窑

18755179456 0551-66189122

635671422

分享

详情介绍

服务项目
鉴定,拍卖,展售
面向地区
全国

皇帝专属瓷器传承人解读御窑文化

向元华,1963年生。中国御窑工艺传承人,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馆长、御窑元华堂品牌创始人、景德镇御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御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艺术追求:复原御窑制作工艺,重现御窑风采。陶瓷作品多次被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国外政要和国际友人。2004年他的陈设艺术瓷,作为国家用瓷陈设在中南海紫光阁。更先后承担了人民大会堂瓷器供应商、2012年两岸交流的瓷器制造商,以及故宫博物馆瓷器复兴商的重要角色。如今,其以从事御窑瓷器研究已三十载,被业内公认为当之无愧的御窑文化传承人。
  江南六月,雨意正浓。走在以陶瓷的城市——景德镇的大街小巷,随处所见与陶瓷有关的景致和信息。景德镇是世界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是景德镇的古称,因昌江之南,也叫“昌南镇”,建于东晋时期。到了北宋,赵恒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因为昌南镇的制瓷工艺出色,朝廷就把宋真宗的年号赐给了这个南方的小镇,从此这里改称景德镇。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磁局、置御窑。而吸引我此行采访的,正是一位被业内誉为当代御窑陶瓷工艺的保护者和传承人——向元华。
在景德镇这样一座瓷都长大,耳濡目染,身在其中,成为传统陶瓷工艺、御窑工艺的传承人,对于向元华来说似乎有环境因素,更是天性和努力。
小时候在以瓷为生、靠瓷吃饭的环境里生活,是在陶瓷作坊中长大的。过早的接触陶瓷这种古老又现代的器物,对陶瓷就有了兴趣。向元华说。
1984年,二十出头的向元华开始了初的人生创业,迈出了通向梦想的步。在一个只有300多平方米的院落作坊里,创办了景德镇市昌江陶瓷厂并担任厂长,开始了他人生的创业史。
苦心孤诣,伴随一个少年的经营打拼,在1987年向元华的事业有了很好的起色。这一年,他承包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实验厂,这更像是他学习深造的机会。实验厂的老师傅,学院的陶瓷教授乃至学生都是他的老师。他善思考,长于钻研,陶瓷艺术产品从原料配方、器物造型到工艺改进,再到烧造使他在诸多方面储备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艺。
向元华悟到:真正的艺术品是靠精益求精的态度、丰盈充实的内心以及的工艺共同打造的,而御窑瓷器无不是体现这种追求状态的。
情感和心灵被火陶冶的向元华,事业的春天来了。他查阅大量史籍资料和考古成果,到各大博物馆参观,细细揣摩御窑瓷器的制作工艺,在国有陶瓷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向元华聘请这些陶瓷世家出身的老工人、老技师到自己的陶瓷厂工作,并尊重厚待他们,通过他们的技术全面指导,他们的技艺发挥到,陶瓷传统工艺在他这里得以传承。他的陶瓷产品开始有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
收藏拍卖咨询关经理
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术过程中,向元华要求员工以做千年陶瓷文化的传承人为目标,脚踏实地钻研、学习,尤其注重对明清两代的官窑陶瓷工艺技术及其文化内涵的探究。以其多年深蓄的陶瓷知识,合理丰富的思维想象,延续了御窑近600年的窑火煅烧,向元华和他的团队终于掌握了从矿石到泥釉,从成型到装饰以至烧炼的全部工艺技术。同时坚持传承古代御窑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的工艺技术实力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产品,得到了业内的认可,享有的度和美誉度。
1992年,景德镇的罗家坞。
积蓄了多年的爆发力,终于启动了向元华的激情。厚积薄发的向元华,在罗家坞成立了景德镇市华弘陶瓷企业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后应运而生的批陶瓷私营企业。公司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其中一栋4层高的展示大楼,一栋7层楼的厂房,是景德镇市仿古艺术瓷同类企业中规模大的私营企业。以生产传统工艺瓷为主,只短短几年时间,产品行销港澳台、东南亚及国内外许多地区。8年时间,从占地300平方米到到1.3万平方米,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和生产车间,这何止是数字的变化?
2007年,景德镇市经过反复论证,具有近30年历史的御窑元华堂(向元华公司正式注册品牌名称)被邀请为景德镇御窑保护工程及文化发展项目的合作伙伴。
使命和责任,历史性的落到向元华的肩上,他毅然决然地担负起了建设御窑工艺博物馆的担子。
御窑是封建王朝的瓷厂。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所官窑——浮梁磁局,专为元烧造御用瓷器,这便是御窑厂的前身。
自公元1369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此设窑厂开始,到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景德镇御窑集中了从元代至清代的工匠和好的原料,以及严苛的御窑制度烧造出当时世界高水平的瓷器。推动了景德镇在日后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
1982年,景德镇市考古研究所对御窑遗址进行了多次抢救性考古发掘,至1994年累计出土了“亿万片”明代御用瓷片。如今景德御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中心的珠山地区,遗址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瓷器的窑场。总面积约为13.1公顷,核心保护区约54300平方米。景德镇御窑遗址因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5月,御窑厂遗址被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作为御窑文化的传承者,向元华以其对御窑文化的挚爱、传承和深刻理解,获得这项认可和殊荣。他决心重现景德御窑昔日辉煌。他非常清楚景德镇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意义,既要全面呈现御窑文化,又要提炼出中国制瓷业自古以来的的精髓,更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让瓷器文化通过公众开放的窗口得到世界的认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历时两年,一个全面系统、生动直观、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展示御窑文化,体现瓷器精髓的御窑工艺博物馆矗立世人面前!
收藏拍卖咨询关经理
2008年,金秋十月。向元华以景德镇御窑工艺博物馆馆长的身份,与景德镇市的领导、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的学者出席仪式并共同为御窑工艺博物馆剪彩和揭牌。
景德镇有关方面主要领导介绍御窑项目时说,因为御窑保护意义重大,当时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2010年国家文物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对御窑项目做了的规划与项目资金扶持,使得御窑项目工作得以快速推进。同时景德镇市委、市在御窑项目的工作上大胆探索,实施了新的文化体制,吸纳了民间社会力量共同从事御窑保护开发工作,向元华作为景德镇当代御窑陶瓷体系传承的代表人物就当仁不让地被选择为景德镇御窑工艺博物馆馆长。
向元华说,御窑工艺博物馆向世人展示历史遗存,让人们在参观中感受时光变迁,再现巧夺天工的瓷器生产流程和工艺。御窑工艺博物馆的落成对进一步挖掘御窑文化底蕴,弘扬陶瓷文化,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更为重要的是为各界对御窑文化的研究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御窑工艺博物馆大门口立有五尊塑像,是明清时期管理御窑厂的督陶官。其中为名声的要算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唐英。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介绍唐英的,沈阳人,清代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由于他潜心钻研陶务,并且身体力行,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由他主持烧制的瓷器无不精美,深受两朝皇帝的赏识,因此,乾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们称为“唐窑”。
在以火烧炼的陶瓷艺术中,在窑温1200~1300℃的高温领域里创作艺术品,这是高度的艺术。在这个艺术领域里,景德镇高手如云,向元华在业内被誉为当代唐英。
博物馆内将御窑工艺制作流程的细节一一诠释,仿若进入时空隧道,馆内作品选料从矿山瓷石、瓷土、釉果等制瓷所需材料经严格精制,按传统加工工艺、工序层层把关。在拉坯、印坯等成形方面,青花、粉彩、雕刻等加工工序方面,色釉、施釉方面,都是按御窑制作工艺标准进行制作,烧炼成瓷过程犹如凤凰涅槃,浴火而生。并且,按照《御窑残次品制度》,未符合御窑标准的作品一律砸碎,至此才制作了一系列符合御窑品质的元、明、清代表作向世人展示。
收藏拍卖咨询关经理
御窑工艺博物馆落成之后,向元华更加意识到御窑文化对于世界范围内传承和推广的意义和责任。
“景德镇自古以来是历史上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尤其以御窑为核心的制瓷工艺与体系是全世界所公认的高的手工技艺的代表,其中有些技术到今天都是现代科学所的,因此景德镇御窑是一个手工技艺的中心。”向元华说:“其次,景德镇御窑生产组织方式是非常特,旧时宫廷背景使得御窑能够集天下各种艺术门类及形式于一身,集天下各种能工巧匠于一处,例如所有御器的样式纹饰尺寸规格都由宫廷造办处宫廷画师设计,后由宫廷造办处官员、督陶官甚至皇帝来确认,借鉴了包括国外在内的许多艺术成果,宫廷瓷器实际是当时各种艺术的精华体现,因此景德镇御窑也是一个艺术交流的中心。
“景德镇御窑无论是其生产制造出来的精美绝伦的瓷器,还是建立在生产协作关系之上的人文信息,都承载了文化的精神与民族的哲学智慧。例如官窑器物注重顶部与底部的修饰,讲究天与地的,其实就是蕴含了中国人敬畏天地,,与自然世界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所以,景德镇御窑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
“承载了如此厚重的文化内容,我们当下所要从事的御窑项目就显得责任非常重大,意义非常深远,这是一项上报先人族祖,下泽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我们更需要在每一个细节上做到‘传承经典,未来’的核心理念。”向元华说。
向元华决心将御窑历史上的手工技艺加以详细研究,保护与传承,包括制瓷的场地设置,窑炉搭建,器物工具,制作流程,技艺技法,组织结构,人文关系等等,向元华所的御窑元华堂人坚持在每个制瓷环节上实行严格的品质、技术和美学标准,并在御窑严苛制度的基础上提升了更为严苛的“七星标准”,甚至在某些产品上要比古御窑的72道工序更为繁琐严谨,力图做到再现出每个历史时期的制瓷高水准,从而了作品的品质和品味。
为传承御窑文化,向元华御窑元华堂人深入景德镇陶瓷史和古陶瓷断代的研究,历数年沉淀,透彻掌握了每个时代的瓷器型韵。从瓷器的文化背景,时代特色,器物的神韵,直至其时代属性,御窑元华堂人皆进行了系统研究,只为真实再现历代御瓷精粹。同时,向元华还提出在继承五千年陶瓷文明的博大与深邃基础上,加大建立在御窑基础上的艺术交流,引进世界各地艺术院校和艺术组织,组织全国甚至世界各个艺术领域的人物,参与到御窑的艺术创作设计中来,以国际化的视角,实现艺术的大交流。
可以说御窑元华堂发展的30年,就是以御窑为代表的中国陶瓷艺术重新焕发生机的30年。在这段盎然生机之中,御窑元华堂也同样经历了艺术复兴、艺术发展、艺术推广三个阶段的蜕变,让经典的御窑制瓷艺术不会因为时代更迭而断代,更让世界看到中国手工艺人世代的坚守,同时予历史传承以新时代的内涵,他们真的做到了。
2010年始,御窑元华堂北上,以北京为品牌战略中心,并在北京前门23号院开设品牌旗舰展厅,与百达翡丽、爱马仕等国际品牌一起,共同构筑千年生活意境与现代高尚生活理念对接,向世界展示中国御窑陶瓷艺术的魅力。
与此同时,御窑元华堂品牌国际化运营正式启动,并与欧美及亚洲各领域众多艺术家达成战略合作,全面推动御窑元华堂构筑经典传承、艺术创新、文化传播三体系,开始性的御窑陶瓷文化艺术推广。
收藏拍卖咨询关经理
由于多年的潜心研究、领悟与实践,自上世纪90年代始,向元华就已经成为景德镇传统陶瓷行业的者,每天慕名前来求购的客户络绎不绝。同时,他在陶瓷鉴定方面已成,其水平更是得到国内学者的肯定。全国各地许多鉴赏家、书画家也前来拜访,并为华弘留下了4000多件艺术作品,书画家范曾就曾专程来到他的企业进行为期7天的考察与创作,并为他的公司“华弘”题字。
向元华公司的陶瓷作品被世界各地陶瓷爱好者珍藏的同时,还多次作为国家礼品瓷赠送给国外政要外国贵宾。2004年,华弘公司还顺利完成了办公厅定制的“500件迎客松纹双耳鹿头尊”等6件艺术瓷,陈设在中南海紫光阁。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新园在谈到向元华时评价说,他凭人才发展,自己学技术、懂技术、精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是真正属于那种实力派企业家和陶艺家。
能创作出陶瓷艺术的向元华,他的目光照耀泥土,他的智慧点燃火焰,他的敏锐目光和灵感,能让泥土在烈火中变成精美的艺术品,因为他传承了御窑工艺的真谛。
我这边是安徽秦汉阁拍卖的,我们这边在征集一场拍卖,因为还有一些藏品尚未征集到,所以面向全国征集,如果有兴趣合作一把,次合作我们不收任何费用,只收取成交后的佣金,但是只做包老的东西,钱币一概不做,已有合作几家店铺,也算是增加一条渠道销售,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尝试合作一次
收藏拍卖咨询关经理

相关推荐产品

留言板

  • 鉴定拍卖展售专属瓷器传承御窑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安徽秦汉阁拍卖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皇帝专属瓷器传承人解读御窑文化”详细介绍,包括专属瓷器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如有需要,请拨打电话:18755179456。不是你想要的产品?点击发布采购需求,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皇帝专属瓷器传承人解读御窑文化”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